2026年第十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会议展览 > 正文

中俄共绘低空经济新蓝图:莫斯科国际无人系统论坛聚焦协同创新与产业融合

2025-08-15 14:24:54来源:深无协 作者:深无协 点击次数:1767次字号:|
杨金才主席应邀出席并分享行业洞见

       8月14日,以“促进未来科技发展”为主题的2025莫斯科国际无人系统论坛在莫斯科国立创新中心举办,吸引了来自莫斯科市政府高层领导、全球无人机与低空经济领域的顶尖国际专家、知名学者以及产业领袖约300人齐聚一堂。与会者围绕无人机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尖端技术突破及国际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且富有成效的学术研讨与实践经验交流。此次会议由俄罗斯塔斯社副社长Mikhail Petrov主持。





       俄罗斯联邦交通运输部部长Andrey Nikitin介绍俄罗斯在发展低空经济领域的国家战略、现有基础与宏伟规划。他重点强调,低空经济已被视为俄罗斯未来产业升级与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赛道,政府将致力于在工业制造供应链升级、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空域精细化管理以及标准法规体系完善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他指出,俄罗斯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和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为低空无人系统在广域物流、偏远地区服务、大型工程监测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工业及民用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沃土与应用潜力,明确提出将“加速推进低空飞行器在工业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与规模化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之一。




       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世界无人机大会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会长杨金才针对国际合作对于无人机及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发表讲话。中俄两国在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应用生态构建以及低空经济政策探索等方面,不仅具备天然的互补性,更蕴藏着极其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巨大的协同潜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与技术迭代压力,双方应携手并进,深化战略互信,充分利用彼此的产业优势与市场空间:中国在整机研发、系统集成、供应链效率和多元化商业应用模式上积累深厚;俄罗斯则拥有庞大的应用市场、独特的地理挑战、深厚的基础科研实力及强烈的产业升级需求。双方应共同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合力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协力应对空域融合、安全监管、标准互认、数据跨境等共性挑战,方能有效推动全球无人机及低空经济产业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在展望未来趋势时,杨金才主席分析道,无人机产业的智能化、任务多元化、多系统协同化以及技术生态开放化已成不可逆转的大势。他高度赞赏俄罗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广袤国土所展现出的低空经济独特潜力,尤其是在大规模精准农业、远距离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广域智能物流配送以及大范围森林火灾预警与生态监测等领域。他表示,深感荣幸能见证并参与俄罗斯低空飞行产业的蓬勃兴起,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及世界无人机大会平台热切期待并愿意积极促进中俄双方乃至更广泛的国际同仁间,通过深度行业资源共享、前沿技术联合研发、标准法规协同制定、最佳实践经验交流互鉴及联合人才培养等多层次合作模式,为加速区域乃至全球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的“中俄动能”。


       会议期间,多位俄罗斯及国际政商学界领袖发表了富有洞见的演讲;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部长安东·阿利哈诺夫 (Anton Alikhanov)就如何通过国家产业政策激励本土无人机技术研发创新、产业链布局优化以及国际产能合作等议题建言献策。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马克西姆·奥列什金 (Maxim Oreshkin)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透露了俄联邦在顶层设计层面对于加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和推动新技术应用落地的整体构想与政策支持方向。俄罗斯国家技术平台负责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 (Dmitry Peskov)则聚焦于技术攻关与转化,探讨了整合国内研发资源、攻克共性关键技术瓶颈的战略路径。




       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主任特里·穆姆普尼 (Tri Mumpuni)和马来西亚无人机发展协会主席拿督黎斯特·郑 (Dato Lester Tay)分别分享了各自国家在推动无人机技术发展、应对本土化应用挑战(如群岛物流、热带农业监测)以及参与区域性合作平台构建方面的最新进展与宝贵经验。


       此次会议标志着双方在无人机与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对话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夯实了双边多维度合作基础。与会各方围绕共同关切的议题达成广泛共识,为未来在具体项目落地、技术标准对接、联合研发平台搭建及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开启了大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