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速递 > 正文

记者深入深度贫困县 支教大学生教无人机课

2019-08-20 14:49:18来源:环球网 点击次数:3229次字号:|

不久前,记者兵分两路,跟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黔行2019”大学生暑期实践队和杭州下城区的扶贫干部,走进了贵州黔东南州的榕江、黎平两个深度贫困县。这次亲历式采访,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贫困地区孩子们走出大山的热切期盼,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6个字的强大力量。同时,“云上学校”和“山凤凰”的故事也启发我们:面对教育扶贫,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大学生暑期实践队在给亚勇村的孩子们上无人机课。 记者 姚颖康 摄

贵州榕江县亚勇村兴联小学,位于海拔740米的深山,被称为“云上学校”。9公里发卡弯式的盘山公路,是学校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道路。

这里的孩子们,从未走出过大山。靠着家中的电视机、爷爷的老手机,还有父母的来电和邮包,他们感知着山外的世界。直到10年前,一支浙江爱心送教队的到来,和他们年复一年的坚持。

不久前,记者带着杭州爱心人士送的两箱书,跟随“黔行2019”大学生暑期实践队,前往黔东南这片贫困山区,度过了人生中难忘的4天支教生活。

10年来,支教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始终不变的,是这支队伍带给孩子的种种改变。那是对生活的热切与希望,也是对改变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潘红醒(黄衣)在认真听无人机飞行教学。 记者 姚颖康 摄

榕江县,是一个仍有4.1万未脱贫人口的国家深度贫困县。兴联小学,紧挨着亚勇村村委会。去年起,不少孩子都去乡里上小学了,这里只剩下24个4岁至6岁的小娃。

杭州老师来送爱心课程的消息,像一阵旋风似的,把村里放暑假的孩子们都“卷”了过来。从幼儿到初中生,先后涌来40多个学生,原本沉寂的学校顿时热闹起来。

“黔行2019”大学生暑期实践队,也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9位大学生,各自准备了最拿手的课程:摄影和绘画艺术、创意积木大赛、影视佳作鉴赏,还有不少孩子们闻所未闻的无人机课。

透过窗户,我们发现,一个身穿橘色衣服的小男孩格外显眼。无论老师上什么课,提什么问题,他总是第一个举手,抢着喊出答案。不用答问时,他双臂上下叠放,坐得十分端正。打听后得知,他的名字叫潘红醒。

当大学生李幸手持无人机走进教室时,课堂的氛围瞬间被点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无人机!”潘红醒“唰”地站起身,回答得十分响亮。在室外观摩老师试飞时,他更是紧紧靠着老师,生怕错过每个教学细节。

得到试飞的机会后,我们看到,潘红醒小心翼翼地搓了搓手,接过遥控器,打开开关,推动摇杆。无人机“嗡嗡”地向上飞起,不高,摇摇晃晃,像一只拍打着羽翼的雏鸟,有些跌跌撞撞。试飞1分钟后,他把遥控器交还给了老师,脸上尽是遗憾、不舍的表情。这时,我们走向他,聊了起来。

“第一次‘飞’无人机,是什么感觉?”“不错,就是比电视上看到的要小。”

“你从电视上看到的无人机?”“对,还有书上。”书上?深山里,哪儿去找一本像样的课外书呢?我们不解。“我上学是住校的,学校有图书室,我经常借书来看。”

“最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和机械有关的书,造机器、汽车、无人机。和电脑有关的,也很喜欢。”

原来,这是个想当“攻城狮”“程序猿”梦想的小孩。“那你明天还来吗?”“来的,我喜欢听老师讲课。”

说这话时,潘红醒认真地点了点头。

大学生暑期实践队在给亚勇村的孩子们上无人机课。 记者 姚颖康 摄

但次日,潘红醒并未出现在教室里。学生潘安辉举起手说:“我带你们去找他吧。”

雨后的山路,变得坑坑洼洼,有些路段的积水没过了鞋面。眼前,潘红醒的家是一幢两层木制小楼。木头已褪去原色,有些发黑。家门口,贴着贫困户信息卡。

“红醒,来客人了。”黑漆漆的屋里,只有电视机发出光亮。一个小小的身影慌忙地站了起来。“老师,我今天帮家里干活忙晚了,就没来上课。”潘红醒红着脸,主动解释道。这时,

我们注意到,他虽然已经13岁,但看起来只有140厘米左右,比同龄男孩矮了近20厘米。
家里没开灯。略显空荡的厅堂里,见不到一件干净完好的家具。红醒妈妈走出来,手里牵着一个女儿,怀里抱着另一个。一同迎客的,还有红醒的继父。

“小时候,我爸爸妈妈去浙江打过工,我就在浙江上了幼儿园。上大班的第一个学期,爸爸去世了。”提到亲生父亲,小红醒的声音低了下去。

妈妈改嫁后,又有了大妹和二妹。孩子多,张嘴要吃饭,小学学历的继父只能靠打零工维生。

受家庭变故影响,小红醒一下子长大了。他10岁学会做饭,哄妹妹、洗衣服、洗碗,一个人走两个小时山路去上学。

不过,现实的艰难,并没影响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在破破烂烂的家里,他甚至整理出一个“书房”。红醒带我们上楼,推开一间房门说:“这是我的书房。”我们看到,这间散发着霉味的房间里,摆着一张几近散架的木床,还有镰刀、锄头等杂物。

“书房?哪里有书?”“现在没有没关系,以后这里会堆满书的。”笑容不多的他,沉浸在想象里,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长大后,我要当工程师,给妈妈造大房子,还有各种家务机器人。有了机器人,她就不用做那么多家务活了。”

临走时,小红醒叫住了我。“老师,你能帮我问问,那台无人机,我能借回家一次吗?我那天没飞好,还想再试试。”“你想要一台无人机吗?”“我家里太穷了,买不起。但我会好好读书,长大后努力赚钱,买一台属于自己的无人机。”

我们拿出两本《科学探索者》,送给小红醒。接过书时,他矜持地说了声“谢谢”,但一转头就翻了起来,口中还念念有词。

大学生暑期实践队在给亚勇村的孩子们上无人机课。 记者 姚颖康 摄

大家长的心愿

告别潘红醒,走回学校的路上,我们沉默不语。

尽管生活条件恶劣,但小红醒没说过一句“苦”。山外的大千世界,未知的新鲜事物,都激励着他克服贫穷,不断学习。

在兴联小学的4天里,我们见到了许多个“小红醒”。9岁的潘艳灵和12岁的朱美,每天5时多起床,来回走两个小时山路上课。有一天,她俩半路遇到大雨,没有雨伞,只好摘下路边的芭蕉叶,顶在头上挡雨。走到学校时,全身都淋湿了。

“这么远,为什么还要来?”“为了学习啊!”几乎不带犹豫的,两个女孩异口同声地说,“这些老师明年还能来吗?我们好喜欢他们上课啊。”

负责教数学课的大学生黄花龙,反复念叨着一个叫潘胜超的男孩子。他告诉我们:“数学课下课前,我布置下几道练习题,他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你能多布置几道给我吗?’”“这些孩子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深深地打动了我。”黄花龙说。

令我们深受触动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兴联小学唯一的代课老师——潘国云。55岁的潘国云,在兴联小学当了15年代课老师。初中毕业的他,不仅自学考上大专,提升知识水平,还“承包”了学校的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综合实践、体育等所有学科。除了教书,潘老师还要兼职当食堂“大厨”。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而他就是那个大家长。

“2005年有5个班,70多名学生,6位老师,包括学前教育班。”潘国云说,但到2016年,就只剩下他一个老师了。去年小学部撤销后,就仅剩下学前班的24名学生。

我们得知,潘老师拿到手的月工资,只有2000元。这点钱,对妻子生病的家庭而言,着实捉襟见肘。

“那怎么还一直坚持着?”“这里的娃娃需要读书,农户们也很支持我。我不懂的课程,乡中心学校也会指导我。”他说。

清贫的生活,常被温情点燃。“我有很多学生,他们大学毕业后,不忘来这里聚会。”潘国云说,“只要他们走出大山,振翅高飞,我的坚守就是值得的。也很感激你们的付出!”

关键词: